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地产·调查

文章导航

年底了,悠着点吧

  下沙新卖了4块地,居然宅地与商业地块的楼面地价双双破万,其中三块地溢价超过170%,让临近年底的土地市场又火了一把。

  那三块地,浙江工商大学的同学们都很熟悉,正好夹在他们学校南北两大生活区中间,周围被学生公寓环绕。第一批进驻下沙的大学新生们当年曾听老师说,那是他们以后的“购物中心”,结果大一新生都快熬成博士了,这“购物中心”的地才刚卖出去——以他们难以想象,也懒得去想的价格。

  拿了3块地的宝龙地产把话说得很客气,自称来“做贡献”的。去了拍卖现场的业内朋友说,宝龙地产是在与山东诚基的死磕中一路高歌猛进,一举拿下3块地的。“做贡献”的觉悟那是相当的高。

  我不太关心宝龙到底有多富裕,可以这样一掷二十几亿“做贡献”,我只是开始怀疑,杭州市场是不是已经被贴上“人傻钱多,速来”的标签?

  前几年采访开发商,那些有十几二十年江湖经验的前辈们还会给我讲讲,他们当年熬绿了眼睛在售楼部里等购房者上门的故事,最近几年,这样的故事很少听到了,偶尔听到,写出来,对方还要不高兴,觉得我在丑化他们,小看了他们的能力。

  因为这几年,绝大多数时候杭州市场的生意都很好做:某某地块,在市场最热的时候拿了天价地,大家都以为开发商要套在里面了,结果人家一开盘,赚了;几个大鳄,争一块地,争得头破血流,终于有一个咬咬牙拿了,剩下的等着看笑话,结果项目一上市,看笑话的成了被笑话的;小兄弟几个凑份子,买块地,请家设计公司,拉支营销队伍,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甚至资金也不是很够,不要紧,有房子就行,没有房子有图纸也行,照卖,一个楼盘做下来,一个个都上财富榜了……是的,这几年,杭州房子好卖不是新闻,卖不出去才是新闻。

  宝龙难道不是冲着这些来的?我不信。有“做贡献”的意愿或许不假,但首先购房者得先“贡献”。

  年底了,又到算账的时候:建设部说土地供应不足;国土部说供的地都让开发商给囤起来了;开发商说地方政府开的地价太高,房价下不去,明年还得涨;经济学家说房价一定会跌,明年跌20%……谁都有道理,反正年年说一轮。

  这回小老百姓不想听道理了,眼看下沙地价都过万了,买房指望不上,就指望着多留点买菜钱,先向肚子贡献贡献吧。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地产·调查 b0002 年底了,悠着点吧 2010-11-25 nw.D1000FFN_20101125_3-b0002 2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