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4版:人文·文化

浙江戏剧创作年会
各大编剧拿剧本开刀

浙江戏剧创作年会

各大编剧拿剧本开刀

  本报讯 “怀孕六个月肚子已经很大了,女主人不可能看不出来”、“现在13岁的孩子已经不会这么乖,什么都听父母”……听到这些话多数人会以为这是家长里短的八卦,其实这是这两天正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戏剧创作年会的剧本讨论会上,各大编剧之间的对话。大家纷纷拿对方的新剧本开刀,小到一个措辞,大到整个剧本的人物架构、立意,统统敞开了说。

  本届戏剧创作年会从7月6日开始,为期3天。60位编剧对31部新作品进行探讨。

  老编剧孙仰芳的作品《我们都是城市人》,关注的是进城打工者与城市人之间的纠葛。编剧们对每一个人物的合理性进行了剖析,对剧本要表现的打工者边缘化困境进行探讨。现场不是你来我往,客客气气的点评,往往是正在发言的人话音还未落,另一个人就迫不及待地把灵感说出来,打断他。

  浙江省戏剧创作年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对我省编剧队伍的影响很大。后来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2006年恢复后坚持一年一办,至今已是第七届。

  “我省的创作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往往只关心到外面(外省)请个大腕,排个戏,拿个奖。看似出了不少作品,但自身的创作力量不足。” 省剧协主席黄先钢认为,有必要给各大剧本把把脉,提高创作水平。

  “有些人功夫都用在戏外,结果作品是拿奖了,观众却不爱看。”座谈会上,不少人谈及这个戏剧圈的怪现象,而经典的《五女拜寿》就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虽然没拿什么奖,但照样很受观众欢迎。

 本报记者 南芳 通讯员 虞珊珊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d0004 浙江戏剧创作年会
各大编剧拿剧本开刀
2011-07-08 2056007 2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