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做创新,课堂上播放的马克思是帅气美少年
零零后遇见动画片里的马克思
“真的,是心动的感觉”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本报通讯员 刘苏蒙 柯溢能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在政治课;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有一天我看到他的厉害。看到我的信仰别再问为什么,别再看杂志,我在看马克思,我出生在1990年代……”
昨天,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西一206教室里,正在播放着这样一首很燃的歌曲,名字叫做《马克思是个九零后》,歌词出自一名90后北大女生。
这是一门给浙大大二学生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昨天的课程主题是《真理与价值》。这门课的老师,是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江。这位出生于1986年的老师,面对的,大部分是1999年和2000年出生的学生。
课堂上播放《领风者》
学生们像发现新大陆
“真的,是心动的感觉。”一位“00后”的女生和隔壁的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继而莞尔一笑。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卢江正在课堂上给大家播放《领风者》。这是一部国产原创动画片,3月刚刚上线,最近很火。
学生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马克思没有大胡子了。”
《领风者》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等联合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学术支持。这是国内首个面向年轻人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全媒体项目。
“1843年10月,马克思和燕妮度完蜜月后迁居巴黎,与卢格一起创办了《德法年鉴》……”这是昨天在课上播放的《领风者》第三集的开头。动画片里,马克思“变”了——一身帅气西装,一头棕色秀发,成了一个英伦范儿的帅气美少年,青春活力扑面而来。
“卡通形象刷新了以往大家所熟悉的马克思。他不再是教室里悬挂在墙上沉思的大胡子学者,也不再是出现在政治课本里理论观点的讲述人。”一位同学说,“动画片从他的青年时代讲起,那时,他英俊帅气,追求理想,向往爱情——一跟现在的我们一样。”
而在讲完当天的知识点,临近下课的时候,卢江又给大家播放了《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MV。
“我亲爱的马克思/统治者说着乌托邦却不知自由该怎么写/你站出来说无产阶级的力量永远正不畏邪/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这些生动的歌词,在rap曲风的带动下,不少学生不自觉会跟着哼唱起来。
85后老师上思政课
“用年轻人的话语方式来传播”
卢江的上课现场,用学生的话来说,很接地气,比较活泼。
“如我回到唐朝,我还减什么肥呢?”他“自嘲”自己的时候,是为了讲解价值特性中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社会性和历史性。
滕晓咪是浙大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这是她上卢江老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次课,“他会带有他本人一些独特见解,也会听同学们的想法,我觉得还挺好的,最大的特点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会放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动画片和歌曲。”
“一是影像资料本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作为老师主讲的辅助手段;二是这两个影像资料都是在网络上掀起较大关注的,并且受年轻的学生广泛好评的。”这是卢江选择在课堂上播放《领风者》和《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原因。
“不是为了抓眼球而抓眼球,其本身的目的也不是噱头花样,应该多增加此类视频材料,并且尽量用年轻人的话语方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备课的时候,卢江一般会结合90末00后这些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做一些创新,比如尽可能多地结合音频材料。
“以这学期为例,我基本上每次课都会有相关的视频材料,我还专门安排一次电影放映周,播放的影片是《青年马克思》,这是一部国外拍摄的纪念片子,比较好地诠释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和一些生活状况。”卢江说。
除此之外,卢江还通过安排专家进课堂、课堂自由辩论、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来激发思政课课堂的活力,“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从2016年担任思政课教师开始,大概有500位学生上过卢江的课,“如何将老师为主的讲转为学生为主的学,这个是思政课面临的很重要问题,”卢江说,“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武装人,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