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长梯子,朝向不同的小脚印
绍兴一小学增设“体育画”
有限的场地“用”起来,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
本报记者 朱丽珍
孩子们在课间活动 |
有没有问过自家孩子,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不少家长反映,老师为了学生的安全,课间都让他们在教室“趴窝”。
回想起以前的课间时间,跳绳、跳房子、玩弹珠、翻纸牌……欢声笑语充斥着校园。
如何把课间十分钟高质量地还给学生?其实不少学校都在想办法。
在绍兴小越街道中心小学,操场上和教学楼空旷处的地面上,出现了很多形态各异的画,有方格子,有长梯子,还有两排朝向不同的脚印……这些图案是学校增设的“体育画”,成为了学生们课间十分钟的趣味体育活动区。
“小脚丫”“象限跳”“绳梯”
见缝插针45处“体育画”
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中心小学建成时间长,占地面积较小,作为一所乡镇学校,共设置有35个班级,1400多名学生,但户外活动区域只有一条200米跑道的体育场和教学楼前后的几片小活动区域。
由于活动场地和空间受限,学校课间活动捉襟见肘。
但相比课间时间玩得好不好,安不安全是学校和家长更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学校的副校长,又是一名体育老师,王光军希望能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多走出教室。
今年春季新学期,学校由校长室牵头,联合学校行政组、体育组及各班主任和家委会代表,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需求,共同对校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细致地摸排与规划。很快,一份图文并茂、操作性强的《小越街道中心小学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方案》出炉,最终45处“体育画”出炉并投入使用。
在体育场过道上,有2组“小脚丫”,每组10米;学校艺元楼、春晖楼、照片墙附近,根据面积,画有10格、20格“跳房子”;连廊小操场、春晖楼门口,设有不同格数“象限跳”;艺元楼与文澜楼连桥东侧小操场,画有含立定跳远标识的“绳梯”……在操场上和教学楼空旷处见缝插针地出现了这些“体育画”。
投入使用两个多月
学生们会自己创新玩法
王光军介绍,学校设置的这些“体育画”,像跳房子、象限跳,算是传统项目,而“绳梯”是学校自创的。
“原本绳梯是有器材的,但考虑到低年龄段的学生搬动比较麻烦,就考虑把绳梯画在空地上,把学生体育课的内容结合进去。”王光军说,“绳梯”画的长度和宽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调整,两端还加设了立定跳远的刻度,“学生们来跳一下,就知道自己跳了多远,互相之间有比较,能增加他们的兴趣。”
学校老师陈佳文介绍,“体育画”投入使用两个多月来,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还出现了排队的情况。学校体育组专门开设了关于场地使用的专题课,大课间时也会安排体育老师、班主任现场介绍这些“体育画”的使用方法。
“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玩法,还学会了创新。”陈佳文说,有的学生尝试两格跳、双腿交叉跳、格子交叉跳,“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和趣味性。”
有学校想复刻“体育画”
后续会增加项目
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不错,小越街道中心小学的做法,吸引了不少兄弟学校来参观学习。“永康、诸暨等地的几所学校,情况跟我们差不多,都是学校场地局促,想开发一下课间玩法,还有学校问我们借走了模板。”王光军说,当时设置“体育画”的模板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模板是钢板拼接的,可以重复使用,“校内‘体育画’出现磨损,也能随时重新铺设。”
王光军说,看着这些“体育画”深受学生喜欢,课间十分钟也活跃了起来,学校在考虑,根据学生需求再新增一些项目。“尤其是更适合高年龄段学生和老师参与的,更有难度的项目。比如手脚并用的‘体育画’,通过脚印、手掌的配合,锻炼身体协调性,让活动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