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潮新闻·记者帮

文章导航

萧山机场“黑车”
顽疾联合整治
初现成效

3月15日在萧山机场,交通执法人员巡查中

  本报讯 日前,本报报道了杭州萧山机场的“黑车”顽疾,从黄牛揽客到黑车接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转模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详见本报3月14日2版)。3月14日,萧山机场方面回应称,将增强各方联动,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3月15日至16日,萧山机场迎来整改后的首个周末客流高峰,那么目前实际整改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深夜再次回访时看到,整改初现成效,萧山机场新增巡逻力量,黄牛已暂无踪迹。

  3月15日深夜,记者再次实地暗访看到,萧山机场黄牛拉客情况已有较大改善,工作人员巡查覆盖面、巡查频次和巡查力量均有所提升。

  但另一方面,萧山机场也苦于“不具备执法权,对黄牛等人员只能临时驱赶,无法有效制止”。部分安保人员表示,此前多次治理,黄牛、黑车已不会强行拉拽乘客,但非法揽客依然难以禁绝。

  “黄牛、黑车揽客乱象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宰客行为难以杜绝,这说明市场确实有需求。”浙江机场集团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有工作人员建议,要从根源上解决旅客深夜出行难题,还需把准脉,找到针对性的有效“药方”。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相关部门亟需探讨出一套新的模式——采取市场手段补充萧山机场空白运力,将萧山机场和周边城市的交通系统有效联动起来。

  “尤其是机场大巴延长至深夜需要投入资金,以及政府补贴,夜间班次可以适当提价,票价则由有关部门合理定价并公示。”有专家表示,可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鼓励城际大巴增加班次,延长营运时间,通过合法渠道引入更多市场力量进入市场。

  本报记者 沈译笃 文/摄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潮新闻·记者帮 a0003 萧山机场“黑车”
顽疾联合整治
初现成效
2025-03-19 2737254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