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中国新闻·两岸
3  4  
PDF 版
· 吴伯雄一行拜谒中山陵
· 两岸和平发展
赢的是两岸人民
· 父亲都锦生的多面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90岁都恒如台湾忆往昔:
父亲都锦生的多面人生
  坐在面前的都恒如今年90岁,是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先生的长女,到台湾整整50年了。

  前不久,得知“都锦生”到台湾参加两岸老字号展览,都恒如在儿子的陪同下捧着鲜花来“锦上添花”。“都锦生”虽然已不再是都家的产业,但感情犹存,回忆健在。

  天生威严却爱交际

  在外人眼里,都锦生是个爱国实业家,而在都恒如眼里,都锦生是个威严的工作狂人。

  都恒如说,父亲是那种待人和善但天生威严的人,烟酒不沾。那时候有家小厂在艮山门,有一次,工厂里有个工人在抽烟,一看到都锦生走过来赶紧把烟给灭了。其实那个地方并没有禁烟,都锦生看着也不好意思,还专门请厂长进来,递了支烟给那个工人。

  都恒如说,父亲虽然为人严谨,但却很爱交际。一次到菲律宾观光,碰到菲律宾皇后,都锦生赶紧让人给他们合影,“以前家里有很多父亲在外游历时和当地名人的合影,可惜现在都没了”。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每次出国都要带几大箱饮料回来做“研究”。没想到80年前,都锦生早这样做了。都恒如说,“父亲一出国就买很多样品回来自己研究,我们很多新品,国内首创技术,都是父亲亲手研发的。”

  开店10家却没存款

  令人不解的是,每到过年,几乎每个银行都会给都锦生寄请贴,让他去存钱,但都锦生却拿不出钱,因为一有钱,他就去开分店了,最后一共开了10家分店。

  都恒如记忆中家里从来没有铺张过。“从小到大,父亲从未给过零花钱,有一次父亲突然问我:‘你有零花钱么?’我没回答。后来就再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了,因为他再也没问过类似的问题。”想起小时候,都恒如笑得很开心,“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别人都以为我过着大小姐生活,其实父亲所有赚来的钱都用来投入实业,家用补贴都很少,更别说孩子的零花钱了。”

  “后来想想真后悔,如果说没有,父亲肯定会给点的。”都恒如笑开了,“那时候我用手帕做花篮,花篮里放鸡蛋放祝福,然后拿到分店里当摆设,这样才挣到一些零花钱。”

  事业有成却不“传棒”

  都锦生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曾一度希望能够“实业报国”。1926年,都锦生织锦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这是中国织锦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金奖。但令人奇怪的事,都锦生没有培养一个子女做他的接班人,而是让他们都进入教育行业,他希望子女们能够“教育报国”。

  “我从小就喜欢做生意,但父亲的意思不能违背。”都恒如说,那时候虽然听从安排读的是教育,但选修课都选了商科,平时最喜欢看的书也是这方面的。

  “我家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在从事教育,我却做过几年生意。”都恒如说,1949年,丈夫去了台湾,自己留在上海,生了孩子后她开始琢磨着做点事,最后选择做童装,从1个工人开始发展到最后有50多个工人。都恒如说,因为忙碌,才让思念丈夫之心有所缓解。

  1959年,她放下了一切去台湾跟丈夫团聚。“比起有一个完整的家,什么都可以放弃。”都恒如说。

  本报记者 张妍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中国新闻·两岸 B0006 父亲都锦生的多面人生 2009-6-2 48257178002CE175482575C000463ADF[A1-新华社记者≈B1-徐晓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