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茶界唯—院士)
全书26万字,包括茶的源流、传播、茶树种植、品类、加工、茶具、品饮、诗文、艺道、功效、经贸和科教等十二个方面,几乎覆盖了茶产业和茶科学的所有领域。通读后我感觉此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全”,二是“新”,三是“大”。
程启坤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新茶经》的特点与特色可归纳为下列三点:
1.既有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回顾与记述,又有现当代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现实反映。着重写历史文化的有茶之源流、茶之传播、茶之器具、茶之诗文、茶之艺道、茶之经贸等;以反映现当代概况为主的有茶之种植、茶之品类、茶之加工、茶之品饮、茶之功效、茶之科教等,
2.既有历史文化知识,也有如何泡好茶、饮好茶、饮茶健身的知识;既有全国各地名茶的介绍,也有茶叶综合利用、深加工的产业延伸。
3.既有茶产业产品物质的生产与利用,也有茶道、茶德精神与“茶为国饮”的提倡与发扬。
王旭烽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陆羽的《茶经》诞生于公元8世纪,1200年以来,从陆羽所处时代的唐煮,发展到宋代的点茶,明代的散茶冲泡,以及今天百花齐放式的各种茶产品及茶品品饮形态,农耕文明的茶事象,随着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而被新的茶叶文明形态逐渐取代置换,需要新的纪录、总结、提炼和归纳。
《新茶经》在科学性、现代性上弥补了之前很多书籍的不足。从文本上来说《新茶经》是解读式的,有利于普通读者阅读,一看就能懂。书中的很多概念看上去很平实,其实很经典,没有漏洞,值得传承,也可作为教科书读本,建议可在文字的审美性上再作斟配。